華語導讀
客家的米食有哪些?又是怎麼做的呢?就來客家米食樂一探究竟吧!
客家的米食有哪些?又是怎麼做的呢?就來客家米食樂一探究竟吧!
心肚有隻所在,有雲升起,有鳥仔飛;
心肚有隻所在,有鳥仔飛,有光唱歌仔。
行過長長巷仔,最深个地方有間食堂。
頭家講:
「歡迎大家,來到客家米食樂,
𠊎兜个特色係所有食个東西都係用米做个。」
人客問:
「客人个米食,有當多種類咩?」
頭家回答:
「你聽過客家粄十唸無?
頭錐,油錐仔。
二粢,粢粑。
三甜粄,鹹甜粄,地豆粄,紅豆粄。
四粄圓,粄圓,粄圓,圓圓。
五包,菜包,番薯菜包,艾粄。
六粽,米粽,粄粽,焿粽。
七碗粄,水粄仔。
八摸挲,米篩目。
九層粄,粄條,面帕粄。
十紅桃,紅粄,龜粄,長錢粄,新丁粄。
你看,斯粄類就有恁多種呢。」
「做麼个客人有恁多用米做个東西呢?」
頭家回答:
「食飯較該飽啊!
頭擺農耕時代,客人戴山肚,
耕種收成過後,為着方便保存、好帶,
會摎糯米做做各種粄來食。
另外,到咧年節,
家家屋屋也會挨米,
再過配各種𩜄,
做出各種各樣个米點心,
來拜神、拜祖,
保佑一家平安,抑係用來招待親戚朋友。」
人客問:
「年初過正月半,愛食麼个正好?」
頭家講:
「愛來碗糯米做个粄圓無?
燒熝熝仔、承牙,又毋會黏。」
摎糯米、秥米,攪水挨做粄漿,
再過裝落布袋肚,用石牯矺出水分,
做做粄粹。
取一部分煮熟做粄嫲,
再過亼入粄粹肚,亼到軟軟,
放幾多粄嫲,大有學問!
忒少毋罅黏,忒多噍毋綿。
亼好个粄粹,分做細矻,輪做麵皮,
包合意个餡落鑊煮,
煮到粄圓浮起來,就做得咧!
粄圓,順口,滑溜。
日頭光,黏時,倒流。
就像轉到老街,巷口。
人客問:
「正月半打淨食粄圓定啊?」
頭家講:
「還有一種不勝特殊个,安到新丁粄。
摎佢疊起來拜天地,
答謝天公,
祈求保佑細人仔康健長大。」
摎糯米合蓬萊米,挨做粄漿,
水矺燥,大約七分燥,
摎生粄脆放落籠床,
炊到熟,抹兜仔油,放入模仔,糊色,
食該下切長料,灑兜鹽水,拿來煎,
長壽幸福年年。
有個人客講:
「𠊎知糯米做个客家菜包,也當好食。」
「客家菜包,香馞馞,
豬籠裝豬仔,圓滴滴仔。
糯米做外皮,包落好食个餡,
看起來就像頭擺裝豬仔个竹籠仔,
所以四縣人安到『豬籠粄』。
清明時,乜會做來拜阿公婆。」
有個人客,問:
「有粄條無?」
頭家講:「愛食老味緒,就愛點粄條。
輕輕仔唶,定定仔咬,順溜又耐噍。」
水合秥米磨做粄漿,
倒落模肚抹到平平炊熟,
摎炊好个粄一屏屏摺好,
用刀仔切到堵好闊,
加落焙料共下炒,
炒粄條就做好咧!
「𠊎想食米篩目。」
「無問題,
米篩目,湯中浮,
條條清楚,口口滿足。」
摎秥米磨變漿,
加兜番薯粉攪水,做做粄粹,
摎粄粹篩落滾水肚煮,
煮好過冷水,
摎焙料共下煮抑係炒,
抑係加落糖水變做米篩目冰,
不管鹹个甜个都恁好食!
有人問:「婚喪喜慶食麼个?」
頭家講:「婚喪喜慶、神明生拜神,
粢粑少毋得,招待人客。」
摎糯米炊熟,放落舂臼舂,
過用手亼,食該下搵地豆粉,
香香軟軟,虬虬。
頭家講:
「係講五月五過五月節、七月半普渡,
都愛食粽仔。
不管係焿粽,抑係鹹粽,
炊有一點鐘,
大粒食得飽。」
人客,開容笑面;
頭家,請食甜粄。
「過年時,做麼个大體係阿婆來做甜粄?」
「因為甜粄个外型靚無,
關係未來一年个運勢,不勝重要。」
摎糯米浸透磨做粄漿,
煮紅糖水,加入亼勻,
上籠床,大火炊熟,就做得咧。
有人會加烏麻仔來調味,
水紅色个甜粄,
表示見紅大吉,圓滿美好。
【華語原文】
心裡有個地方,有雲升起,有鳥飛翔;
心裡有個地方,有鳥飛起,有光歌唱。
走過長巷,最深的地方有間食堂。
老闆說:
「歡迎大家,來到客家米食樂,
我們的特色是所有食物都是用米做的。」
客人問:
「客家人的米食,有很多種類嗎?」
老闆回答
「你聽過客家粄十唸嗎?
頭椎,油椎仔。
二糍,糍粑
三甜粄,鹹甜粄,花生粄,紅豆粄。
四惜圓,湯圓,元宵,粄圓,雪圓。
五包,豬籠粄,地瓜菜包,艾粄,甜包。
六粽,米粽,粄粽,粳粽,甜粽。
七碗粄,水粄仔。
八摸娑,米篩目。
九層糕,粄條。
十紅桃,紅粄,龜粄,長錢粄,新丁粄。
你看,光是粄類就有這麼多種呢。」
「為什麼客家人有這麼多用米做的食物?」
老闆回答:
「吃飯容易飽啊!
以前農耕時代,客家人住在山區,
耕作收成之後,為了便於保存、攜帶,
會將糯米做成粄類的食品。
另外,每到年節慶典,
家家戶戶也會磨米,
再配上各種佐料,
製出各式各樣的米製點心,
來祭拜神明、祖先,
保佑闔家平安,或是招待親戚朋友。」
客人問:
「年初過元宵,該吃甚麼好?」
老闆說:
「要不要來碗糯米做的粄圓?
熱熱暖暖、彈牙,又不黏。」
把糯米,在來米,和水磨成米漿,
再裝進布袋裡,用磨刀石壓出多餘的水分,
做成粄粹。
取一部分煮熟作粄媽,
再揉入粄粹內,揉到軟韌,
放多少粄媽,大有學問!
太少不夠黏,太多嚼不爛。
揉好的粄粹,分成小塊,擀成麵皮,
包入喜歡的內餡下鍋煮,
煮到粄圓浮起,就完成了!
粄圓,順口,滑溜。
陽光,瞬間,倒流。
彷彿回到老街,巷口。
客人問:
「元宵只能吃粄圓嗎?」
老闆說:
「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食品,叫做新丁粄。
把它疊起來敬拜天地,
感謝老天。,
祈求保佑小孩健康長大。」
把糯米和蓬萊米,磨成米漿,
壓出水,大約七分乾,
把生米糰放入蒸籠,
蒸到熟,抹點油,放入模具,刷上色,
吃的時候切長條,灑點鹽水,再來煎,
長壽幸福年年。
有個客人說:
「我知道糯米做的客家菜包,也很好吃。」
「客家菜包,香噴噴,
籠子裝豬,圓滾滾。
糯米做外皮,包進好吃的餡料,
看起來就像以前裝豬仔的竹籠,
所以叫做『豬籠粄』。
清明節時,也會做來祭拜祖先。」
有位客人,問:
「有沒有粄條?」
老闆說:「要吃古早味,就要點粄條。
輕輕吸,慢慢咬,滑順又耐嚼。」
把水和在來米打成米漿,
倒入模具中攤平蒸熟,
將蒸好的粄片摺好,
用刀切成適當寬度,
加入配料拌炒,
炒粄條就完成了!
「我想吃米篩目。」
「沒問題,
米篩目,湯中浮,
條條清楚,口口滿足。」
把在來米磨成漿,
加點地瓜粉與水,做成粄粹,
將粄粹篩入滾水中煮,
煮完過冷水,
和配料一起煮或炒,
或是加入糖水變成米篩目冰,
不管鹹的甜的都很好吃!
有人問:「婚喪喜慶吃甚麼?」
老闆說:「婚喪喜慶、廟會拜拜,
少不了糍粑,招待人客。」
將糯米蒸熟,放進石臼裡搗,
再用手揉搓,吃時沾花生粉,
香香軟軟,有彈性。
老闆說:
「至於五月五過端午,中元普渡,
都要吃粽子。
不管是粳粽,還是鹹粽,
蒸約一小時,
大顆吃得飽。」
客人,眉開眼笑;
老闆,請吃年糕。
「過年時,為什麼多半由阿婆來做甜粄?」
「因為甜粄的外型漂不漂亮,
關係未來一年的運勢,非常重要!」
把糯米浸透磨成米漿,
煮紅糖水,加入搓揉均勻,
上蒸籠,大火蒸熟,就可以了!
有人會加黑芝麻來調味,
淺紅色的甜粄,
象徵見紅大吉,圓滿美好。